<img height="1" width="1" style="display:none" src="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tr?id=434427294331760&amp;ev=PageView&amp;noscript=1">
員工管理

主管培訓|5步驟培育優秀主管,擺脫校長兼撞鐘困境

2025 / 04 / 02
主管團隊_主管培訓

每個成長中的企業,都會經歷類似的困境:好不容易提拔了一位表現優異的員工當主管,結果不但失去了一個好員工,還多了一個問題主管。或者,你找不到可以信任的主管,只好事事親力親為,陷入「校長兼撞鐘」的窘境。

如果你正面臨這些挑戰,這篇文章將為你指出一條明路。

 

為什麼優秀員工當上主管反而變糟糕?

在商明輔導過數百家企業的經驗中,我們發現一個普遍現象:許多企業主習慣提拔「最會做事」的人當主管。例如:由業績最好的業務升任業務主管、將技術最好的工程師升為技術主管。這個決定看似合理,卻往往埋下了隱憂。

讓我分享一個真實案例:

有位企業主手下有個技術能力一流的工程師,做事細心、從不出錯,每次接到業務部門的需求都能完美達成。這位企業主看準他的表現,提拔他擔任技術主管。但沒想到,升任主管後問題接踵而來:專案進度延誤、團隊衝突不斷、部門間溝通不良。最後,這位工程師主動請辭,企業主不只要重新尋找合適的主管人選,還痛失一名得力助手!

為什麼會這樣?

關鍵在於:管理能力和專業能力是兩個截然不同的範疇。專業能力再強的員工,如果沒有經過系統化的主管培訓,很容易陷入「只會做不會帶」的困境。

因此,企業主在培育主管時,需要一套完整的培訓系統,有計畫、有步驟地進行。接下來,我們將分享企業主培育主管的五大關鍵步驟,幫助你打造一支優秀的管理團隊。

 

5 步驟:打造值得信賴的主管團隊

主管培訓不能憑直覺和運氣。在商明實際輔導的經驗中,我們發現:成功培育優秀主管的企業主,都掌握了一套「系統化」的培訓方法,而不是靠著經驗法則在嘗試。

打造主管團隊前,我們先來釐清:什麼是「好主管」?

一個優秀主管最關鍵的核心特質是:擁有高等級的工作動機——跳脫個人利益,以公司整體發展為考量。許多企業主常問:「這樣的人才去哪裡找?」其實,答案就在你的企業中。

關鍵在於:建立一套完整的「人才識別系統」,找出具備主管潛力的人才。接下來,我要和你分享商明實戰驗證過的「五步培育法」,幫助你從觀察、培育到放權,一步步打造出值得信賴的主管團隊。

第一步:建立主管選才系統

要培育好主管,第一步就是要找對人才。這裡的「找對人」,不是單看業績表現或技術能力,而是要評估三個關鍵指標:

  • 工作動機層級

主管必須能從企業整體角度思考問題,不被個人利益所限。舉例來說,當部門預算有限時,一個好的主管會優先考慮公司整體效益,而不是只爭取自己部門的利益。

  • 潛在領導特質

觀察員工在團隊中的影響力。好的主管人選通常在擔任主管前,就自然展現出帶領團隊的特質。例如:同事遇到困難時主動協助、能有效整合團隊意見、具備良好的問題解決能力等。

  • 責任心與抗壓性

面對挑戰時的態度,決定了一個人是否適合擔任主管。我們需要的是主動解決問題的人,而不是只會等待指示的被動執行者。一個好主管在面對困難時,會先思考解決方案,而不是找理由推諉。

想深入了解優秀主管還需具備哪些特質?

延伸閱讀:《著重這 5 項領導者特質:企業主輕鬆培育好主管》

第二步:明確授權與職責移轉

找到合適的主管人選後,許多企業主會遇到另一個挑戰:不知道該如何授權。有些企業主過度干預,讓主管無法真正發揮;有些則是放任不管,結果造成團隊混亂。關鍵在於:建立一套系統化的職責移轉流程。

針對職責移轉,有一個實用的「KRC 三角形理論」值得參考。這三角形的三個「角」環環相扣,其中一個角的提升,將連動另外兩個角的提升;相反的,其中一個角的下降,也將導致另外兩個角的下降:

K:Knowledge(知識)

  • 確保主管具備所需的專業知識。
  • 建立標準作業流程(SOP)。
  • 提供必要的判斷資料。(因為種種原因,主管可能沒有掌握所需的資料。例如:內部資料的流通與取得不易、某些資料並沒有被蒐集或整理、企業主不願意公開某些資訊......等)

R:Responsibility(責任)

  • 明確界定主管的職責範圍。
  • 訂定清楚的目標與期待。
  • 建立績效衡量指標。

C:Control(控制)

  • 給予主管相應的管理權限。
  • 建立定期匯報機制。
  • 授予適當的決策空間。

【授權注意事項】

在進行職責移轉時,要特別注意:

  • 循序漸進,不要一次放權太多。
  • 建立明確的回報機制。
  • 給予適當的決策空間。
  • 容許嘗試與犯錯的機會。

第三步:系統化培訓體系

找對人、做好授權之後,下一步就是要建立起系統化的培訓體系。這不是靠著一兩次的外派教育訓練就能達成,而是需要完整的培訓規劃。

一個有效的主管培訓體系,應該包含三大面向:

1.管理工具的實戰運用

  • 職能型組織運作:學習如何有效帶領各部門,確保每個職位都能發揮應有的功能。
  • 部門目標設定與追蹤:掌握目標管理與執行追蹤的方法。
  • 績效管理制度:建立客觀的績效評估標準。

2.溝通技巧培養

  • 溝通能力:學習如何有效地向上和向下溝通。
  • 團隊帶領方法:掌握激勵團隊的關鍵技巧。
  • 跨部門協調技巧:建立順暢的跨部門合作機制。

3.決策能力訓練

  • 問題分析方法:學習如何拆解問題、找出關鍵。
  • 風險評估工具:培養評估與管理風險的能力。
  • 策略規劃能力:提升長期策略思維。

讓我分享一個案例:

有位餐飲連鎖企業的負責人,原本採用「師徒制」培育主管,完全依賴資深主管的個人經驗。這導致各分店的管理水平參差不齊,無法有效複製成功經驗。

後來,他導入了系統化的培訓體系:

  1. 建立標準化的管理工具和流程。
  2. 規劃階段性的培訓課程。
  3. 設計實戰演練的機會。
  4. 定期進行效果評估。

半年後,這套系統帶來了顯著的改變:

  • 新任主管上手速度加快。
  • 各分店管理水平趨於一致。
  • 營運效率明顯提升。
  • 培訓成本反而降低。

在【企業主計畫】中,我們特別引進了一套「主管培訓課程」,幫助企業主有系統地培育主管,確保每位主管都能獲得必要的管理技能。透過系統化的培訓,主管不只學會「怎麼做」,更重要的是理解「為什麼這樣做」。

第四步:建立目標共識與執行追蹤

培養好主管最常見的誤區是:只重視能力培訓,卻忽略了目標共識的建立。在商明的實務經驗中,我們發現:主管的執行力與其對企業目標的理解程度,有著直接的關聯性。當各部門主管對公司目標理解不同時,就會導致「各踢各的球」的現象。

要建立目標共識,企業主可以這樣做:

1.定期舉辦策略共識營

  • 傳達企業願景和目標。
  • 布達年度策略規劃。
  • 凝聚主管團隊共識。

2.建立明確的績效管理機制

  • 設定可量化的績效管理指標。
  • 規劃階段性里程碑。
  • 制定定期檢討機制。

3.強化跨部門協作

  • 建立部門間的溝通平台。
  • 建立組織架構定位定崗,明確界定責任分工。
  • 善用溝通線、命令線,協調資源整合運用。

透過系統化的目標共識建立,企業能夠顯著提升營運效率:部門間協作更順暢,資源運用更有效率,營運目標更容易達成!

第五步:建立主管「梯隊」與永續傳承

培養好一位主管不容易,但更重要的是:要建立起可持續發展的主管培育體系。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特別強調「主管梯隊」的重要性。

主管梯隊培育包含三個層面:

1.第一線主管培育(課長級)

專注於基層管理與執行力的培養:

  • 確保轄下事務如期完成。
  • 日常工作分配與追蹤。
  • 團隊問題即時解決。
  • 基礎人員管理能力。

2.中階主管發展(處長級)

著重於跨部門整合與資源運用:

  • 跨部門協調與資源整合。
  • 部門策略規劃與執行。
  • 解決複雜難題的能力。
  • 部門目標達成與績效管理。

3.高階主管養成(副總級)

培養企業級的領導視野:

  • 向上管理與企業主有效溝通。
  • 企業策略執行與落地。
  • 組織變革推動與管理。
  • 企業文化傳承與強化。

建立主管梯隊的關鍵在於:為不同層級的主管規劃清晰的成長路徑,讓他們看到自己在公司的發展前景。當主管看到企業為他們搭建的成長階梯,不僅能提升留任率,也能激發他們的潛能,為企業創造更大的價值。

企業成長四階段的主管培訓焦點

了解了主管培訓的五大關鍵步驟後,企業主還需要根據公司所處的發展階段,調整培訓重點。【企業主計畫】觀察到企業的發展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,每個階段的主管培訓策略應隨之有所不同:

(想瞭解你在哪個企業階段?請閱讀企業發展的四個階段

第一階段:要讓公司活下去

重點:企業主能力提升,識別潛力員工

  • 企業主學習管理工具,建立基本工作流程。
  • 透過明確工作描述,為未來授權做準備。
  • 觀察並培養具潛力的員工。

第二階段:企業主親手管理

重點:建立選才系統,初步職責移轉

  • 學習建立職能型組織架構。
  • 找出主管人選,應用 KRC 三角形進行職責移轉。
  • 培養第一線主管(課長級)基礎管理能力。

第三階段:主管團隊建立

重點:完整主管團隊,強化跨部門協作

  • 導入管理系統,建立真正的主管團隊。
  • 舉辦策略共識營,確保主管理解企業目標。
  • 培養中階主管(處長級)的跨部門協調能力。

第四階段:企業主專注策略

重點:高階主管培育,建立管理傳承

  • 培養高階主管(副總級)的向上管理能力。
  • 建立主管梯隊系統,確保管理知識傳承。
  • 授權高階主管參與企業重大決策。

無論你的企業目前處於哪個階段,掌握階段性的培訓重點,可以更有效地投入資源,讓主管培訓事半功倍。

 

從培訓到永續:打造企業成長的關鍵動力

透過以上五個步驟,你會發現:培育優秀主管並非遙不可及。關鍵在於運用系統化的方法,讓培訓過程更有跡可循,成果更容易衡量。

回顧這些步驟:

  1. 建立科學的選才系統。
  2. 執行明確的職責移轉。
  3. 落實系統化培訓。
  4. 強化目標共識。
  5. 建立主管梯隊。

每個步驟都環環相扣,缺一不可。就像是在蓋房子,地基打得紮實,上層建築才能穩固。主管培訓也是如此,唯有按部就班地建立完整體系,才能讓企業真正擺脫「校長兼撞鐘」的困境!

老闆必修影片&文章訂閱

老闆,別再孤軍奮戰了!讓我們為你補充「實用的管理技法」吧!